佘姓虽然作为一个小姓,但佘氏却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辉煌灿烂的文化。
族望雁门,郡属新郑,堂号铜陵。新蔡于何时,南昌于何地,新安于何人?跨越时空,查考佘氏,追根溯源,汇编成册。佘姓起源于西晋顽祖,于东晋明帝时避讳改姓,其子西晋昭元公又被封为护国大将军,为国立下大功,于东晋时勅赐雁门佘姓。自雁门赐姓,佘氏裔衍天海,名派旁凢。经过世代繁衍,发展变迁,如今佘氏已经迁徙到全国各地,东南亚国家,乃至世界各地。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姓氏是一个家族的标志,家族血脉传承的符号。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姓氏是如何产生,根在何处,始祖何人,名人有谁,郡望何方,缘何聚散,怎样演变。由于代远年湮,人事变迁,很多历史记录资料已经无从查考,不少人为寻根不辞辛劳,不顾万里之遥,不吝花费巨资,但是收获甚少,毕竟历史考证工作是一项艰巨、长期而且复杂的任务。凭借着执着追求的精神与坚持不懈的毅力,我们经过三十多年到各地的寻访、搜集资料,与各地佘氏宗亲经常进行讨论交流,考证事实,整理成篇,经过最近一年来的努力,这本关于佘氏家族的历史迁徙与文化记录的《中华佘氏源流》即将面世,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华古代文明、佘氏一千七百多年以来的历史文化,以及佘氏迁徙历程等。透过迁徙、繁衍复杂的历史,再现佘氏辉煌的历史,为寻觅佘氏之根。
一个家族有族谱,就好像一个国家有历史。人们有族谱,就像木有根本,水有本源,培养好根本就会枝繁叶茂,水理清源头就会滨润流长,人们修好族谱,就能知道一个家族的过去现在,坚持修谱,未来就会世代昌盛。司马迁《史记》记录了五帝的世系、夏商周三代王室以及楚国王室,由始祖至后世的各支世系。从战国、汉代至隋唐时期是官修家谱的主要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查看门第、身世,形成了一种门阀制度,国家设立谱局,出现了谱学专家。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下令“刊定姓氏”(《贞观政要》卷七),划分士族、庶族范围,同时下令各地上报谱牒之书以备参阅,由于当时社会上存在大量真伪混淆的姓氏书籍,唐太宗命令“考其真伪”、“百家之谱,皆上于吏部”(欧阳修《新唐书》),完成了唐代第一部宗族谱序书《氏族志》(官修)。到唐宪宗时又下令纂修谱系《姓纂》(官修)。总之,历代官修谱牒由于是政府主持,无论资料、文化、资金来源编修者素质都比民间私修有更多保证,因此官修可信度比私修要高。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和成熟,士族门阀制度瓦解,南宋史学家郑樵说:“自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从此,私修家谱大量出现,家谱也由“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社会政治功能,演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伦理道德功能,编修方式也由官修发展为私修。宋代民间私家谱牒开始兴盛起来。私修家谱的严谨性大不如前,攀附名人、乱认祖宗之事,时有发生。明清两代私修家谱,最为鼎盛,当今所见家谱、族谱、宗谱,多是明清两代编修的。
查考各地佘氏族谱,佘氏历史上名贤辈出。唐朝的佘钦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具体事迹记载的佘姓名人。宋朝是佘氏为官的鼎盛时期,据族谱记载,曾有数十人考中进士。在众多的唐宋的佘氏进士名人之中,我们通过精心考证,首次汇编了“唐宋佘氏八贤”,即“唐开元进士、太学博士”佘钦、“唐代进士、官任右司郎中”佘珩、“北宋工部尚书、庆历四谏之一”佘靖、“北宋癸丑状元”佘中、“南宋进士、铜陵一门义聚千三百口”佘起、“南宋南渡著名宰相”佘端礼、“南宋左丞相”,佘利文以及“南宋榜眼、吏部尚书、南宋名臣”,佘安裕。
上一篇:《中华佘氏源流》序(一)
下一篇:《中华佘姓来历与源流》序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