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套约200份的佘姓家族文书,再现了乾隆至民国时期200多年的石狮史。
昨天,石狮博物馆馆长李国宏翻阅这套文书时,忍不住惊呼:这其中不仅有多份直接印证史实的文物,更包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文书是两年前发现的。当时,石狮永宁镇港边村佘先生的家族祖厝坍塌,佘先生在整理废墟时,无意间发现了两个大竹筒,里面塞满六七捆卷起来的文书。
文书既包括长约2米、宽近1米的房契,又有花样繁多的各种证书、合同及书信,多数是记载着不同年代的土地、房产买卖契约,以及打官司的土地纠纷状书。
李国宏分析,从大量的契约可以看出,这个家族的土地买卖交易频繁,一方面说明该家族富甲一方;另一方面,初步查阅发现,当时大量拥有中小土地的人家,因欠钱或没有钱家用,不得不将土地卖给这户佘姓家族。而在封建社会,土地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把土地拿去卖,是逼不得已的。这就说明,当时石狮整个社会经济状况恶化。
什么原因导致了当时石狮社会经济状况的恶化?又集中在什么年代?这200多年,石狮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与当时政府的统治有什么关联?李国宏表示,揭开这些问题,只有对整套文书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大量的研究后,才有可能得出答案。而这些答案的揭晓,也将极大丰富石狮史。
“财源广进”只有一半
200多份文书
讽刺袁世凯的契单
一张房契长约2米
红纸合同:
股份制公司光绪年间就已出现,在这套文书中,一张红纸合同特别显眼,它真实地再现了早在光绪年间,股份制公司就已在石狮出现。
这张长约40厘米、宽约20厘米的红纸合同,内容写在红纸背面,一式两份。合同记载:光绪二十七年,石狮永宁镇永和号公司和长春号公司,以七三开的比例合资,资金由永和号统一管理,实行花销、收益及风险七三开的经营方式。
这与现代股份制公司的经营模式颇为相似。合同本身还藏有一件趣事:古人没有高明的防伪手段,便书写了两份一样的合同后,分别对折起来,折缝贴在一起,写下“财源广进”四个字,只要拿来合同一对,便知真假。
捐款收据:
华侨寄回大洋支持抗日战争
一张民国26年11月的收据引起了李国宏的注意。他说,有关石狮华侨抗战史,没有太多的实物记载,而这张捐款收据,却说明了石狮华侨的爱国行为。
收据证明,民国26年(1937年)11月,距离“卢沟桥事变”仅过去4个月,但这时中日战争已全面爆发,远在菲律宾的佘姓家族的华侨,寄回大洋一元一角支持抗战,一块钱大洋在当时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表达了一份强烈的爱国心。
征地证书:石狮近代最早公路1937年开通很多石狮人知道,石狮近代最早开通的一条用于汽车行驶的公路是石永蚶公路,但这条路是什么时候、由谁开通的,并没有实物印证。文书中一张手写的证书,清楚地记载了此路开通的一些细节。
一家名为石永蚶民办汽车路公司,在民国26年(1937年)8月开通石永蚶汽车公路时,征用了永宁镇港边村佘姓家族一块地,测量具体的面积后,开具了这张临时征地证书,并以之为凭据,日后再换取正式证书及补偿款。可见,当时开通的这条公路,很可能是民间出资,以向百姓征地的方式进行的。
一张契单:
讽刺袁世凯复辟不得人心,一张民国5年12月的房屋卖断契单,让李国宏会心一笑。原来在落款的日期处,有印刷好的“洪宪”二字,但实际年份却用红印章“中华民国”直接覆盖在上面。
李国宏向记者解释了他笑的原因:洪宪是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年号。也就是说,这张房屋买卖契是在袁世凯当政时期印刷好的,而主人没有想到,袁世凯只做了一年多的短命皇帝,当他要使用契单时,已经到了民国5年。
很多史学家认为,直接在洪宪上加盖“中华民国”字样,而不重新印刷新的契单,极大讽刺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