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氏文化

佘氏文化

发布:佘定虹 发布时间:2019-11-03 浏览次数:3,092次

转载资料

第一节 独特文化放异彩

中国人的姓氏,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世代相传下来的。有人统计,中国有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姓氏有5600多个。也有人说,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姓氏多达10000,甚至24000多个,如今仍在使用的还有3000多个。佘氏就是其中之一。

姓氏,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符号。中国人的姓氏,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每个姓氏的文化传承大都比较完整且富有内涵。佘氏文化的传承更有其四大独特之处。
一、佘氏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姓,代表氏族的血统,起源于母系社会,称为族姓。它是为了区分血缘,防止血缘婚配而发明的相应识别标志。“姓”这个字,由“女”和“生”两个字组成,说明最早的姓,就是母族的姓,因为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传说上古时代神农氏的母亲叫女登,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姑、姬、姜、妫、姒等。

氏,一般都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这是要贵族才能有的,是古代的贵族标志与宗族系统的称号。中国远古传说和文献中出现的氏有上百个,最早的是盘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五龙氏。佘氏,相传为人皇氏之支裔。

到了伏羲时代,出现了共工氏、柏皇氏、朱襄氏、昊英氏、栗陆氏、赫胥氏、昆吾氏、葛天氏、阴康氏、中皇石、女娲氏等部落或国家。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时代,“风”是中国的第一个姓。大伏羲氏族柏皇氏的最后一帝,即柏皇四世,姓风,名佘蓄,号柏皇氏。到了夏、商、周的时候,母系社会逐渐被父系社会取代,“姓”和“氏”合而为“姓氏”,这时的“姓”则成为父亲的姓,女子出嫁后其父亲的“姓”则成为她的“氏”。佘姓的三大来源(自创佘姓、钦赐佘姓和余改佘姓),都始于夏代前后。

湖南邵陵和贵州黔湄等地佘氏族谱记载,虽然溯源远至人皇,但自命佘氏则在夏代。湖北蒲圻和江西修水等地佘氏族谱记载,其始祖昶,公元前十一世纪前后,即商代时,镇守佘令郡(雁门),帝嘉乃丕绩,赐姓佘,封为佘令将军。重庆市綦江等地佘氏族谱则记载:佘氏,是大禹一个名叫雯的小儿子的后代,雯被分封到一个名叫佘的地方,因此以佘为姓。安徽铜陵和广东福建等地佘氏族谱记载说,佘姓由余姓改来,有说是东晋余讽奉帝命改佘顽,也有说佘讽之子昭元因战功“不在人下”,帝命改余为佘。但他们均溯源至大禹儿子阿罕。

春秋文化书院网的《姓氏略考》,指出:佘姓的第一渊源:源于人皇氏,出自远古三皇之一人皇氏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其依据是1995年湖南《邵东佘氏五修族谱》中有关“佘氏得姓源流考”的记载:据旧谱残卷相与考订,“佘姓出自人皇氏之支裔,因以人为氏,后为黄帝作合,宫接万灵,黄帝使主祀天神地祗人鬼之事,古以示为祗,因以示为氏。及夏后时失官,与不窋窜于戎狄之间,聚族而谋曰:吾欲仍以人为氏,则以远而忘君,仍以示为氏,恐以远而忘亲,不如合人与示而一之,庶君亲两无背乎。于是遂合人与示为今佘姓,此佘氏得氏命姓之始”。由此世代相传至今,号称相当古老的姓氏之一。

但“略考”的作者认为:该说疑为该支佘氏族人“自编之说,实有待进一步考证之必要”。其理由主要有三:一是该支佘氏族谱没有记载“人皇氏之支裔,是如何经过五龙纪、摄提纪、合雒纪、连通纪、叙命纪、循蜚纪、因提纪、禅通纪、疏仡纪的漫长历史生息繁衍下来的”;没有记载“进入疏仡纪后成为黄帝属下主祀天神地祗人鬼之事的又是哪一位”?二是所有史书中记载的黄帝时期既没有“人氏”,也没有“示氏”。三是其一代祖“唐初由山西代州迁邵”之说,与《佘湖山寻踪》中“世称佘氏为邵邑之土著”相互矛盾。

其实,旧谱残卷上没有的,并非一定是旧谱上没有记载。《邵东佘氏五修族谱》只录残卷上有的,恰恰不是“自编之说”。当然,“进一步考证”还是“必要”的。而“所有史书中记载的黄帝时期既没有‘人氏’,也没有‘示氏’”,也是不足以证明黄帝时期就没有“人氏”与“示氏”。中国的姓氏多达数万,而史书有记载的不过五千多,遗漏的是大多数。至于“其一代祖‘唐初由山西代州迁邵’之说,与《佘湖山寻踪》中‘世称佘氏为邵邑之土著’”,也并不矛盾。唐朝时的湖南,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当落后,被称为“蛮荒”之地。到南宋时才“破天荒”。那是湖南湘乡有个贺德英,入京参加南宋理宗淳祜十年(1250)的神童试。同试者共13人。三场考试贺德英均名列第一。朝官携贺向皇帝谢恩。这时,宋理宗正在欣赏《猿侯献果》名画,令贺德英当场作诗。贺德英随即呤诵。诗中“易描通臂状,难写断肠声”句,深受理宗赞赏,即赐金花锦绣并对联一首:“京阙人家惊地动,湖南童子破天荒”。早在“破天荒”之前就定居邵陵的“佘氏”,被“世称”为“土著”,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无论是大禹之子阿罕之后余改佘姓,还是大禹少子雯因封佘地而姓佘,或是伯高之子昶被赐姓佘,他们都与“合人示”为佘一样,远源于人皇。

佘氏乃人皇之后裔,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是无疑的。
二、佘字无二

长期以来,不少人不认识“佘”字,不会写“佘”字;杨家将中的佘太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不少熟读宋史、倒背杨家将的人,却也有念不准写不出单个“佘”字的。佘族中不少人常为此苦脑、叹息,特别是佘氏中的年轻人。影视演员佘南南(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曾对一个叫“老菜”的粉丝在留言中称她作“余南南”时,回复说:“首先感谢你的关注!也谢谢你给我机会澄清一下自己的真实姓氏”;“我从小到大只有一个姓:佘(对不起了,老菜!),不是余”;“我从小就经常被人错姓氏,记得在我对历史毫无概念的年龄,就会很流利地反驳叫错我名字的人:‘我不姓余,我姓佘!佘老太君的佘!’那时大人们常会开玩笑地逗我:‘那你知道佘老太君是谁吗?’我只会回答:‘她是个很厉害的老奶奶!’说完撒腿就跑”;“从幼儿园到现在,我所认识的佘姓朋友屈指可数,小学里有一个,中学——大学——工作单位都没有和我重姓的,其实这样很‘孤独’。当我发现有人和我同姓,我都会异常兴奋,真希望有机会认识”;“更为可笑的是,有一年公派出国,竟然在护照上把我写成了余南南,单位开出多个证明又出面担保才得以进出关,说实话我觉得挺委屈”……。

人们总是以为“佘”姓因人数少,所以很多人不认识“佘”,不会读“佘”,不会写“佘”。
其实,“佘”姓并非“小姓”。

宋版百家姓收有504个姓氏,其中就有佘姓。1984年,中国语言应用研究所编定的新百家姓,佘姓则排在第61位,而当今有人收集到的中国姓氏则多达二万三千多个。

据查,中国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的户籍佘姓人口,2009年32万多,2012年35万多。而实际上远不止这么多。端阳史志馆所藏《儋县志》(1996年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其“姓氏”章节中说全县有“余”无“佘”。而县志提到的有余姓的积万村,却并没有余姓,只有佘、王、羊三姓,现有佘氏人口162人。

2012年全国人口统计,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佘姓1466人,而该县佘开宇宗亲说实有2500多人;广东汕尾市佘姓人口为867人,而该市的佘小河宗亲说,他们那里佘姓有数千人,他的两个小孩户口都误为余姓,至今未能得到更正。

《百家姓典故》说:“余、佘系出一源……两个字看起来极为相似” ,所以人们常将“佘”读成“余”,写成“余”。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说“佘”由“余转韵”而来,或说“佘”由“余简笔”而来,就值得商酌了。

由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收入“佘”字,而只收入了“余”字(读音“从舍省”),而“赊she”字也就成为“賖”字,“畲she”字也就成了“ 畬”字,所以人们大多认为“古有余无佘”。其实,比许慎早许多年的西汉元帝时的史游 ,在他所作的汉代百家姓《急就篇》中,就收有“佘”姓。《急就篇》有好几种版本,大都有“左地佘”的记载,有一种版本说“遗失佘”;也有一种版本记载有“左地馀”,还有一种版本说“遗失馀”。这说明:“佘”字早就是个“姓氏”用字,而“余”字在其后才发展为“姓氏”用字。当后来的文字工作者将“佘”字收集到后,于是“余”不再读“she”而读“馀yu”,“ 畬”字就成了“畲she”字,“賖”字也就成为“赊she”字。
明代楊愼说:“余,今人姓有此,而妄寫作佘。此不通曉《說文》而自作聰明者。……而賖字从余亦可知也。”人们常以杨慎的这段话来证明:“古有余無佘”,“佘”字是由“余”字省笔而来。其实,杨慎的这段话也是在告诉我们,古时的“余”就是“佘”。而清代张澍的《姓氏寻源》更加明确指出:“古有余无佘,今通作佘”。

也就是说,有些古人也像我们今天不少人一样,把“佘”字当成了“余”。其原因,除了“余”与“佘”二字非常相似之外,更重要的是“佘字无二”,它除了表示姓氏之外,别无他用。

佘氏祖先创造的“佘”,是“佘”这个姓氏的专用字,正象唐代武则天创造“曌”为她专用“名”用字一样。至于“佘山”、“佘家港”、“佘田桥”等山、水、地名等,那都是由“佘”这个姓氏带来,其意义也都只与“佘”姓相关。正如清代佘明逵所编《铁佘氏大族谱》中“改铁为佘何也”篇所说:铁改佘后,“佘字万代不改”,因为“佘字无二”。

中国成千成万的姓氏用字,大都是常用字。有些姓氏尽管人数很少,但因为其姓氏用字为常用字,也很少会被人读错写错。虽然有些姓氏用字为生辟字,但像佘氏的“佘”仅用于表示“姓氏”的,却是很少很少。

“佘字无二”,是佘族人的骄傲!它顶天立地,“仁昭义立”;“君(黄帝)亲(人皇)两无背”;天、地、人,和合而一 !

三、佘氏文化十分完整

在中国的姓氏文化中,佘氏文化十分完整,颇具特色。

佘氏的族谱家谱十分引人注目。中国族谱家谱的编修,大都开始于唐代,宋代以后兴盛。而佘氏修谱早在唐代以前就开始了。在经历了各个朝代的战乱、灾荒,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之后,仍有大量的佘氏族谱家谱被保存下来。目前得知,安徽、山东等地的佘氏早在南北朝时(公元424年)即开始修谱,唐代贞观年间二修,明清时所修安徽《雁门佘氏宗谱》及山东《潍坊佘氏宗谱》均有记载。湖南邵陵佘氏则在唐朝开始修有《代州佘氏宗谱》,清康熙年间三修《邵陵佘氏宗谱》后,至今已七修,三修及其以后所修佘氏宗谱均有原件保存。现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佘氏宗谱刻本是六修《泾川佘氏宗谱》,由佘灿中等于纂修于明天启元年辛酉岁(1621年),共四卷。该谱刻印已近400年,比现存最早(天启二年壬戌岁)的《孔子世家谱》“残卷三卷”原件,还要早一年。它历经四个朝代的变迁,躲过“文革”扫“四旧”厄运,十多代佘裔在民间保留下此原件,创下了“人间奇迹”。1993年所修湖北《蒲圻佘氏宗谱》和江西《修水佘氏族谱》记载的始祖昶出生早在商代(约公元前1221年),辈数至今已达112世。而江苏《姑孰佘氏宗谱》从一世祖(1265)起即连续记清了25世佘裔生殁年等,湖南《邵陵佘氏族谱》则从20世必能公(1303)起,连续记清了25世佘裔生殁年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2003年所修重庆《丰都佘氏家谱》。该谱仅载八代221人,而佘裔又仅70人。不过,其先祖中有个佘元章(1838-1918),名琴雅,是中国石油业的开创者;而现在的祖婆隆友于活了百多岁;她百岁那年,2000年12月31日崔永元主持的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特邀佘家五代93人,相聚栏目作客,对佘家进行了专访。佘氏的族规家训,亦很有特色。它有的略略几条,有的洋洋几十条,但都是督促族人养成“为人处世”的良好习惯,并特别注重勤劳、节俭、禁赌等。诚如“邵陵佘氏家训”引言所说:“尝观古今之贤哲,莫不条辑格言,以垂为家训。如颜杨范吕诸君子,至今仍煌煌史册,分见于各书。然则,所以齐家者,训安可少也!行谊克敦,则虽声闻未彰而已,可驰名万里而无愧大节。未谨则即冠履灿烁而,亦且内顾衾影而自渐。彼恂谨之家任接一人,而言行可钦;浇漓之家随遇一人,而形状足鄙。岂其性固有殊欤?何举家皆然也,盖其家教夙异焉!固习成若性生也。”四川“叙永佘氏家训”,总计达四十三条。前十六条为心项之训,中九条为言项之训,后十八条为行项之训。其心训第三,“敬长”云:“年长即长,不分辈行”,很有深意;“安徽泾县佘氏家规十二则”之“十一禁赌赙”云:“赌赙者,败家之具,淫纵之径,盗贼之门。人,何不思前虑后,而必乐此不疲”,发人深省;湖南“邵陵佘氏家训十六”之“四明雍睦之义”云:“今观我族,累十而百,累百而千,累千而万,绵绵瓜瓞,丁繁户开,遂若有莫不相关者,甚且以我之富忘族人之贫,以我之智欺族人之愚,而等若弁髦者,此不可以见祖宗于地下也”,令人深思!

佘氏源远流长,分布广泛。佘氏文化,不仅轶闻传说丰富,其郡望堂号、族谱家谱、堂联祠联、字辈班序、族规家礼等等,一应俱全。而且,佘氏的技艺著述和与佘氏相关的名胜文物也是琳琅满目。

四、佘氏精神彪炳天下
2004年初,贵州有人给佘国纲先生写信说:“北京佘幼芝一家17代300多年坚持为袁崇焕将军守灵,而你几十年如一日独家坚持研究宣传罗辀重的素养教育思想与实践,实在令人感动!你们佘氏真有一种精神。”

是的,源远流长的佘氏,其古今优秀佘氏儿女的思想、品德、情操、行为和完整而又颇具特色的佘氏文化,早已凝练、结晶成为了一种彪炳天下的佘氏精神。

这种佘氏精神的具体内涵,有人把它概括为“六大精神”,即: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好学苦读的求学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一诺千金的守信精神;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小姓办大事的担当精神;也有人主张另加两大精神,即“热心助人的奉献精神”和“申张正义的无畏精神”,而成为“八大精神”。

无论是“六大精神”,还是“八大精神”,或者“十大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血性精神!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说:“血性者,人类之所以生,世界之所以立也;无血性,则无人类无世界也!”“教育之神罗辀重”说,“血性”可以用孙中山先生所称许的吾国固有之美德“信义”二字包括下来,即“律己讲诚信”,“待人讲仁义。诚之者,真实也;信之者,可靠也;仁之者,爱人也;义之者,为他也。

“四川叙永佘氏家训”中“心训”之“尽忠”(中心为忠,义甚正矣。能尽其道,事事可理。真实无妄,慎终如始。外不负人,内不负己),和“存仁”(仁之於人,犹果之核。人若无仁,人性终没。果若无核,果汁将竭。存养之功,匪惟日月”),以及元代佘氏必能公所立“佘氏宗训”中的“忠厚”和“积善”(“凡物皆天地之所生也,与人虽有别,而以天地视之,则为一体也。故欺人者,先自欺,而人究不受其欺;薄人者先自薄而人究不受其薄。是自欺而巳,自薄而巳。曾何利有?然则安可不存忠厚哉,中者中也,中而不偏,厚者厚也,笃厚而不忘存,得忠厚之道,无论人亦不敢我欺,亦不敢我薄,而返之于忠,此心可以对天地鬼神而不愧,况忠厚之果,报具在哉。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书曰:作善降之百祥,可不应验乎!),就是“诚信”、“仁义”的血性精神。

佘氏的血性精神,为佘氏历代子孙所信守,也为世所公认。佘太君之忠义,举世皆知;佘幼芝的先祖,世人则均称其为“佘义士”。清康熙51年,邵阳知县李象峰高度称赞佘氏“仁昭义立,自昔然耳”;云南一位中宪大夫刘骊也称颂佘氏“大义炳如”!

转载资料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

发表评论


佘氏历史
热门文章 更多->
云南澄江大河口佘氏祠堂

云南澄江大河口佘氏祠堂,每年最后一月中询召开佘氏记祖会(100)余人...

佘雪曼:香港著名诗书画家

佘雪曼 中国著名书画家、教育家。佘雪曼先生(1907年4月23日-1993年...

重庆璧山县永川地区佘氏宗亲

联谊分会成立活动会议纪要 时间:二00四年三月二十九日十点整 地...

佘氏联谊成立筹备会

尊敬的中华各省市区县佘氏宗亲们大家好!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球佘...

雁门绵世泽 豸府振家声

安徽铜陵县大通镇佘氏宗祠联 上联说相传佘氏先祖有人曾任雁门关...

佘家贡姜

铜陵市佘家贡姜厂座落在中国古铜都,铜陵白姜原产地铜陵美丽的铜官...

《艺为人生》佘春明

佘春明,男,汉族,1972年出生,云南玉溪澄江人。毕业于云南艺术学...

重庆市綦江县佘氏迁移情况

綦江佘氏家谱记载:佘氏,是大禹一个名叫雯的小儿子的后代。雯被分...

中国潮汕佘氏宗族的起源考究

由余之后系出隗姓  据《辞源》载:“佘姓,姓氏寻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