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桂齐芳 第2期

兰桂齐芳 第2期

发布:佘定虹 发布时间:2019-11-04 浏览次数:1,611次

松滋佘氏宗亲联谊会(筹)
第2期
2015年7月25日

忆佘家屋场

作者汪洪波,笔名楚天山水,男,1955年10月1日出生,汉族,大专学历,湖北松滋人,中国银行职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省级以上报刊及互联网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创作的知青网络小说《岁月如歌》给力,被九十多家网站转载,已出版有散文集《洪波文集》、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水暖城》、传记小学《东海点滴》等。散文《儿时记忆中的老家·西斋》曾获全国2010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二等奖。

坐在电脑前,敲击些文字,似乎想让自己的思绪溶化、扩散,继而澄清、沉淀。点上一只香烟,想让那缕缕轻烟幻化成一根神经,将在脑海中时明时灭的欲望牵起,想让那淡淡的香味,将那记忆中的味蕾唤醒,可是我的思绪,却无法像佘家屋场那条小河的水,那般纯清、透澈。回忆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去乡下舅舅——佘家屋场。那屋场几十户人家,几乎全是我的亲戚。都十分热情,每次我去他们都热情有加。城里的波儿来了,外甥皇帝来了,他们都把我当小皇帝似的,一些往事历历在目……

毛狗坡间萧森森,茅草铺子爽歪歪。

舅舅的女儿凤姐,带我从鄂西南小县城新江口出发,向湘西方向沿着一条铺满碎石子,不宽的板车道走。过南河桥,抄近路则需穿山间小路,走这条山间小道,就是在大白天里,也会让人毛骨悚然。那小径两旁是高高地山岗,路边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茅草和芭芒,四周是一片茂密的松树林遮天蔽日,从山林间传来阵阵蝉叫虫鸣,更显得山林的幽静。时不时传来令人恐怖的猫头鹰的叫声,我感到了阵阵寒意,身上浸出丝丝冷汗。我不敢发出响声,紧紧地攥住了凤姐的衣角,不知不觉地加快了脚步,警惕地环顾四周,生怕这黑松老林中,突然窜出一只班毛大虎来。再不然也怕跳出一个响马大盗来什么的。走过毛狗坡,穿过南河桥,前面就是“炊子窑”了。炊子窑就是烧制土罐、土炊壶的古窑场。隐约能听到有人的声音了,我才松了一口气。透过茂密的树林,看到了有几个赤膊着光身子的窑匠,只是在肚脐以下兜着一块布遮羞,在用力地甩着大块的泥巴或搬运着土炊壶坯。炊子窑不远处就是茅草铺子,它虽说不是一个驿站,可南来北往的过路人无不在此歇足,喝上一碗隔夜的土“砂罐茶”,砂罐茶是松滋特有的一种沏茶方式,远远胜过XX冰红茶润喉、解渴,它透心地凉爽,让人大快朵颐。

霏红沓翠浅淡淡,绕村清河水粼粼。

走过对口坡,经过枯和尚庙、药铺子、小伙子,就到达了楝树铺子。楝树铺子原是一个土地庙,它在一片葱郁参天地楝树中。解放后改成了农村供销社的店铺。方园十里八里的乡亲们,提上几个鸡蛋或土特产品来这里换回点油、盐也十分方便。穿过楝树铺子后,再淌过一条小河,就到目的地了。一泓碧水环绕着这在湘鄂两省颇有名气的“佘家屋场”。乡人们称村北面的小河为北河,在村南面的小河称为南河。小河在村头分开,在村尾汇聚。小河上游不时漂来散散落落的青草与花辨。放眼望去,远处河滩上歇憩着好大一群鸟,黑压压地一片。还有几只煽动翅膀在空中盘旋。几头水牛在岸边悠闲地吃草。几只“八哥”鸟跟随着水牛缓步而行。间或传来一两声水牛的“哞哞”声,一个牧童躺在岸边绿茵茵、软茸茸的草地上,拔一根草节在嘴里吮着。不用浓墨重彩,便是一幅绝妙淡雅的水墨丹青。

那条小河旱秋时节只有一泓秋水,在整片的青青鹅卵石滩中怯怯地流淌。一排石墩子均匀地排过小河,隔一步远即有一石墩兀立河面,也不知这是哪朝哪代哪一代先人留下来独特的石墩桥。对赶集或回娘家的情侣,来到河边面临石墩,女人总是嗲声嗲气爱撒娇,总百般央求男人背她过河。男人自然是善解风情,俯身弯腰背上娇娘,一步三晃,步步轻移。稍有心猿意马,身子一歪,噗通一声,双双跌落入水中。好爬起来,涨红着脸抬头张望,一见我们,她一改娇柔模样,一溜烟跑过河滩,钻进河岸上的芭芒丛中。拧干衣服,自觉穿戴齐整后,她方才满脸绯红地钻了出来。相信那悠悠流流淌的河水,会成为她心头中今生尤为温馨的记忆。

顽童戏水乐融融,香巴佬姐脸红红。

河水在黄昏的夕阳里粼粼不止,揉碎了我和凤姐的倒影。当我行至河中时,我发现浸在水里的石墩长满了青苔,好长好密,毛毯似的青苔在清水中摇曳着绒毛,煞是有趣。我小心翼翼的把脚探入水中,河水轻轻的滑过肌肤,那种清凉的感觉让我觉得十分惬意。我坐在石墩上不走了,因为看到了清澈的河水中游动着好多小鱼儿。它们竟敢围上来吻上了我的脚肢丫?凤姐看我懒在小河里不走,她像个小大人似的皱起眉头对我说:“波儿,走、走、快走,你咋这贪玩呢?”我仰起头对她甩出了一句“乡巴佬”。她急得满脸通红,好长时间也不理我。我知道我说错了,得罪了凤姐。为了讨好她,我把城里人对农村人带有贬义的称呼:“乡巴佬”,译释“乡”字为“香”,名为“香巴佬”,就是农村的人都很香的意思。她不可置疑地点了点头说:“哼,乡下人就是比你们‘街巴佬’香。”她眨了眨眼睛笑了。最后,我非得要凤姐答应,等一会再转回来陪我捉鱼不可,我方才肯起来继续跟她前行。

遥见佘家屋隐隐,夕阳炊烟云袅袅

佘家老屋远远望去,村子被一封一丈多高的围墙所遮掩,乡人俗称:“佘家屏墙”。黛色的围墙上爬卧着盘根错节的绿色藤蔓。墙外的野蒿杂树和院内高大的樟柏、梧桐将宅院掩闭如幽深的古堡。古老的村寨,袅袅的炊烟,曼延出一种生活的简单与安宁。这里的人们以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生生不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的生活。就如陶渊明所描绘的那样,人们生活在悠闲自在的世外桃园里。一千多年前孟浩然那句“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应该就是这样子的吧?

幽静重掩门层层,庭院如昔寒瑟瑟。

我舅舅的屋是翘屋檐,青砖“斗子墙”,厚厚地大木门前有一对园石鼓。上面浮雕的虬龙双狮云纹,虽被岁月的烟云侵蚀,但仍显得高贵、庄严。厚实的门扉开合吱嘎有声,进门就是一个大天井,天光幽幽地从头顶透下来,有一种阴气森森地感觉。房屋很深、很高、有多重,人们俗称“八大间”。门窗及屋顶上的檐梁上,全是雕龙画凤,镂木雕花。那个高大的老屋里,好像一直都是空荡荡的,不记得里面有些什么,更不知曾经有过什么。唯一知道的,就是外公曾经掌管过这些老宅子,有过无尽的辉煌。外公曾是佘家祠堂的族长,因掌管过祠堂的田亩,土改时被划为富农份子,文革时期也遭受过不少的罪。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屋后长满苔藓的青砖墙上嵌着一块青石匾,石匾上刻着佘家祠堂六十年一轮回的佘氏宗谱,是用颜体纂刻而成,庄重正大、浑厚雄伟,整个结构更加圆紧遒劲、气势开张。正如北宋书法家米芾所说:“颜真卿如项羽按剑,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透出了佘家宗祠深厚的文化底蕴。

残垣断壁草萋萋,恍如隔世光幽幽。

印象中,只知道满院子的荒草,满院子的杂树,后院是用蛮石与青砖垒筑的,在岁月中坍塌成了的残垣断壁。墙头上都爬满绿生生的青藤,交织着的、覆压着的,大都是一些我不知道名字的东西,所以我只能将它笼统地称之为植物。院里野草萋萋,显得十分幽静宁谧,宁静得恍如隔世,让人生出无限地幽思。院中还有两棵柚子树,嫩黄的柚树叶间白白点点如繁星一般的小花,吐放着馥郁得令人迷醉的香气。在围墙外面是一片茂密的大竹园,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有风无风都能发出沙沙地响声,凤姐告诉我那里面有“鸡公蛇”,也就是眼睛蛇。千万不要进去。在我想象中“鸡公蛇”必定头上有鲜红的鸡冠。让我把它与蛇妖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确实让我生畏,令我不敢轻举妄动,从来也不敢一个人单独到后院里去玩。

月上柳梢雾蒙蒙,聍听秋虫声吟吟。

当月亮从屋后院竹林边上升起的时候,天空稀疏地缀着几颗星星。远处一阵阵蛙声伴着近处一阵阵虫子的吟唱,这乡村特有的合奏曲,使得这佘家屋场的夏夜更显得安谧。夜色,似乎有些过于浓艳。远处的田野和树林都笼上了一层帷幕,黑黝黝地。我总觉得那黑暗中蓄养了很多妖魔鬼怪,由于这莫名的恐惧,使我晚上绝不肯离开凤姐半步的。我躺在竹床上数着夜空中飞过的萤火虫,我央求凤姐帮我捉几只来,想装在小玻璃瓶中,哪该是多幸福的事儿哦。可没想到凤姐不但不帮忙,竟然把我白天改编的“乡巴佬”的话说了出来,引起了在场的人一阵哄堂大笑,只有我舅舅在一旁敲了敲手中的烟袋,露出几分自豪地笑着说:“呵呵,我的外甥就是会说话。”舅妈很快迎和着说“哦…嗬…啦!不愧是城里的娃儿,就是乖!”我舅妈的嗓音特响亮,一阵哈哈声在夜空中回荡……

竹马少儿翻叉叉,乡村小曲脆声声。

凤姐常年梳着一对麻花辫子,总忘不了扣上一个红色塑料的蝴蝶型状发夹。一件大红的牡丹花上衣,宽厚肥大的裤子上打着两个补丁。一片绿色的田野上,她那件红花衬衫是万绿丛中一点红,显得更加灿烂夺目。我最喜欢陪伴凤姐去田埂、河边寻猪草。在城里呆久了的孩子憋得慌,一但回归于大自然,如同鱼归大海,鸟入森林之感。面对着那广袤的田野,真有一种天高任鸟飞的感觉。我欢快地在田埂上奔跑、跳跃,时而还来几个连环“翻叉”动作。她提着竹淘篓在我身后,她嘴里轻轻地哼着从“大林子”学校学来的流行歌曲,虽然唱得有些跑调,音乐是不该有什么高低雅俗之分吧?她唱出的调总渗透着乡村小调,蛮好听的,特有的混合旋律更有一番韵味。

“ 公社是颗长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瓜。瓜儿连着藤,藤儿连着瓜,不怕风吹和雨打,…………”

儿时的记忆总是刻骨铭心、不可忘怀,虽然我好多年没有去过佘家屋场了。虽然,凤姐她也仙逝好多年了,可是与她在一起的情景一幕幕的时常在脑子里浮现,她那村姑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永远不可磨灭……

备注:

1.本文2010年5月发表在新浪微博。此版是2015年7月笔者又作了修改之后通过QQ发给佘昌兵的电子文档。
2.佘家屋场即佘家院子,百度地图可查,位于今松滋市王家桥镇双河村4组,亦称老岭,原系佘竹山(佘氏家谱辈分为家字派)房屋,现佘氏后裔佘振湘等几十户人家在此居住。
3.南河桥 位于今松滋市南海镇张家坪村;
4.炊子窑 位于今松滋市王家桥镇店子岭村;
5.茅草铺子 国道S351线(原省道S322线沙刘公路旁,现为茅台商店;
6.砂罐茶 是松滋特有的一种传统的沏茶方式,先把茶叶放入用陶土烧制而成的砂罐中,然后把砂罐放在柴火坑边烤热后加入煮沸的热开水,并继续放在柴火坑边烘烤、煨热,随时饮用,味道独特。现在已很少用土火坑烤火,砂罐茶也很难饮用得到了;
7.楝树铺子 位于今松滋市王家桥镇关洲村;
8.斗子墙 用粘土烧制的青砖砌成的墙,墙中间为空,用土填实,形同斗子,松滋俗称斗子墙;
9.八大间 明清民国时期,南方大户人家的土木房屋建筑,一般前后正房各三间,左右厢房二间,中间为天井,与北方“四合院”相对应,俗称“八大间”;
10.哦嗬啦 wòhuǒlā 松滋方言,附和别人,表示赞同,意同“对啦”、“是啦”;
11.大林子 位于今松滋市王家桥镇双河村;
12.本备注为佘昌兵所写。

(佘昌兵  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

发表评论


佘氏历史
热门文章 更多->
云南澄江大河口佘氏祠堂

云南澄江大河口佘氏祠堂,每年最后一月中询召开佘氏记祖会(100)余人...

佘雪曼:香港著名诗书画家

佘雪曼 中国著名书画家、教育家。佘雪曼先生(1907年4月23日-1993年...

重庆璧山县永川地区佘氏宗亲

联谊分会成立活动会议纪要 时间:二00四年三月二十九日十点整 地...

佘氏联谊成立筹备会

尊敬的中华各省市区县佘氏宗亲们大家好!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球佘...

雁门绵世泽 豸府振家声

安徽铜陵县大通镇佘氏宗祠联 上联说相传佘氏先祖有人曾任雁门关...

佘家贡姜

铜陵市佘家贡姜厂座落在中国古铜都,铜陵白姜原产地铜陵美丽的铜官...

《艺为人生》佘春明

佘春明,男,汉族,1972年出生,云南玉溪澄江人。毕业于云南艺术学...

重庆市綦江县佘氏迁移情况

綦江佘氏家谱记载:佘氏,是大禹一个名叫雯的小儿子的后代。雯被分...

中国潮汕佘氏宗族的起源考究

由余之后系出隗姓  据《辞源》载:“佘姓,姓氏寻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