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桃源佘氏
一、桃源佘氏的始祖及由来
明朝成祖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桃源佘氏始祖佘锡祚率家人及几名部将和他们的眷属从江西南昌丰城县来到桃源县北路(今热市镇范围)华林岗、走马坪等地落户隐居,桃源才有了佘姓族人。
佘锡祚为何从江西南昌丰城县落户桃源北路,这还须了解当时那段历史。
佘锡祚原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麾下的一员边将。朱元璋去世时传位给长孙朱允炆。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庙号惠帝。他采用齐泰、黄子橙两位重臣的计策,削减祖父封的各大藩王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地位。建文元年(公元1398年),他命佘锡祚率军到鼎(今常德一带)、澧(今澧县一带)围剿土寇叛军。建文4年(公元1402年),佘锡祚完成了剿灭土寇叛军的任务。这年,明朝宫庭发生重大变故,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惠帝的四叔、拥有强大实力并镇守北京的燕王朱棣,因不满朱元璋传位给侄儿,加上惠帝采取的削藩政策触犯了他的利益,以所谓“靖难”、“清君侧”的名义举兵攻下京师南京,夺取了皇位,惠帝下落不明(正史说在宫中自焚而逝)。佘锡祚回朝复命时朱棣已坐上了帝位宝座。他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会对自己动手。为了保全自己的气节,免遭不测,复命后他即和几名亲信部将断然辞官回乡,接着,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率家人和几名部将(一位谢姓,一位刘姓,一位熊姓)及眷属跑到了曾剿过寇的、当时还是比较蛮荒的桃源北路安家隐居,成为桃源第一支佘姓人。
明朝熹宗朱由校天启年间,我桃源佘氏第二位始祖佘贵又来到了桃源。
佘贵与佘锡祚同祖同宗,属于嫡亲之裔,同为江西南昌丰城人,是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江南学士,一位文人,参加了东林党。当时朝庭政治黑暗,党争激烈。天启年间,魏忠贤专权,朝政腐败,对持不同政见的东林党人实行残酷镇压。天启6年(公元1626年),魏忠贤派提骑到江南大肆捕杀东林党人。佘贵洞悉,为不遭杀戮,率妻子邑人十数投奔桃源佘锡祚的后裔,来到桃源北路的芳草坪、云图山、蔡家山(均是今桃源县双溪口乡范围的村组)等地隐居。这是桃源第二支佘姓的人。以上就是桃源佘氏的由来。
算起来,第一支佘氏人来桃源已600多年,第二支佘氏人来桃源也已近400载。两支佘氏于清乾隆3年(1738年)收族合并共建宗祠,清朝同治3年(1864年)共同创修谱牒,锡祚公裔由第9代国派始,贵公裔由第2代胜派始,重列72派行,合为一统。
据传桃源佘氏此前还有佘家坪一支。这一支在南宋以前就落户到桃源佘家坪。这支佘氏族人在南宋时是当地的望族。当时,佘家坪的佘氏有三兄弟,老大的儿子佘德宗,做了外省知县(安徽歙县);老二的儿子佘德明,当了桃源县衙的师爷:老三的儿子佘德惠,没做官,在家种田,但家道兴旺,十分富有。因佘家三兄第门第显耀,当地人就以佘家的姓氏作为当地的地名叫佘家坪。后来,这支佘氏在佘家坪建了祠堂,非常气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佘氏宗祠曾是佘家坪区公所、佘家坪乡政府所在地。1959年祠堂拆除,祠堂旧址现仍是佘家坪乡政府所在地。但佘家坪的这支佘氏族人在南宋末或元朝初举家迁走,可能迁往了安徽。现在佘家坪没有一个姓佘的族人。佘家坪的这支佘氏族人何地何时来佘家坪,史料无记载,无据可考。
二、桃源佘氏的繁衍迁徙情
桃源佘氏现在主要居住在桃源县热市镇、双溪口乡等镇,以及相邻的石门县、慈利县、临澧县。聚居此地佘氏族人约15000多人。400多年前有22支以上“国”字辈的族裔迁往了湖南西北部的张家界市、桑植县、龙山县、吉首市、花垣县,湖北来凤、咸丰、鹤峰、施南、利川等地,还有的迁往四川遂宁(图瑞公裔)、云南(应兆公裔)、贵州凤岗,重庆夔府丰都、广西、陕西、甘肃等。
三:桃源佘氏的派行
大宗绍绪 上协高曾 其子孝友
歪家光庭 学尚诗礼 成章曰文
体乃元善 存良则仁 材崇作用
品如珍金 希贤为志 秉道正君
忠必定邦 治自安民 泽愈山水
时逢昌荣 日献万言 洪猷永升
四:桃源佘氏的地名
桃源佘字头的地名有三个:一个叫佘家坪乡,另外在双溪口乡,还有一处叫“佘家坪”、“佘家老屋”的小地名。以“佘”字为头的学校有佘家坪乡中学、佘家坪乡中心小学。
佘铭衷根据族谱整理撰写
上一篇:四川广安佘氏由来及迁移情况
下一篇:据说唐朝时从蒙古繁衍迁移有佘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