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一个人口大迁徙的年代。宋代经历靖康之耻后,一直没有恢复元气,北方人不断南迁,“中原草莽,人烟稀少”,南方(指长江流域一带)反而人口稀密,南北人口格局形成反差。到明朝初年,政府开始有序组织移民:有从西向东移民的,如洪洞县大规模向河南、河北迁移;有从南向北移民的,如安徽北部因战乱人烟稀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朱元璋便将太湖流域数千户强迁家乡凤阳;有从东向西迁移的,如江西省当时是全国经济、人口大省,便组织向湖北、湖南迁移;山西省也开始向陕西迁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佘氏族裔也加入了这个大迁徙的行列之中。迁移方向呈多元趋势:或从江西迁入湖北、湖南,或从安徽铜陵迁入安徽全省各地,或迁入福建、江苏、广东等省,或从山西迁入陕西等省。
安徽的大通、鹊江、张溪、岩镇、东至、漕川、菊邑等地佘氏,福建的镇前、鳌江、东茂村等地佘氏,湖北的大悟、澴川、枣林、随州、嘉鱼等地佘氏,湖南的桃源、望城佘氏,广东的马岗、月浦、枫溪、高田埔等地佘氏,贵州的遵义、湄潭等地佘氏,山东的维坊、无棣等地佘氏,陕西的佘塔等地佘氏,四川的太安等地佘氏,大都是在这个迁徙大潮中形成的。
资料转载
上一篇:第五次大迁徙 清初“湖广填四川”
下一篇:第三次大迁徙 北宋南宋交替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