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宗佘清公携两子(士南公、士质公)自公元1761年由湖北武昌府蒲邑狮峰庄迁徙至陕西兴安府安康县佘家窑和佘家台立足距今已逾二百五十余年。在佘清公及其次子佘士质公的带领下,历经近十代人的繁衍生息,使我们佘家窑佘姓人口不断发展壮大,至今已达五六百众。在这二百五十余年间,我们的先人们虽然历经艰苦磨难,但也创造过曾经的辉煌。先人们行舟走楫,上到汉中、下达汉口; 拉坯烧窑,为安康社会经济发展、周边百姓建房添砖加瓦,功绩卓著。昔日的佘家窑能成为安康汉汉沿岸远近闻名的水旱码头、如今的佘家窑能夠在全世界最具权威的“谷哥地图"上留名,便是最好的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工农、城乡之间的矛盾和二元化发展格局,凭手工业生存的佘家窑人,因人多地少,为解决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吃饭问题,国家实行了特殊政策,即: 每个家庭一部分人作为城镇户口(非农业),由国家每月按定量供应口粮; 另一部分人为农业户口,依靠有限的几十亩土地自产粮食解决口粮。这样一来,其结果就是每家每户都有城镇户口和农业户口人员,出现了户籍上的“一家两制”,使佘家窑这个远离城镇的江边小村,成为那个时期一个特殊的历史存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机制砖瓦厂,可以说是佘家窑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当时族人的经济收入堪比甚至超过在国营单位、政府部门工作的人们,外乡女子也以嫁到佘家窑为骄傲。但虽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长岭、建民各地乡镇砖瓦厂凭借交通便利异军突起,使一直按政府计划生产砖瓦的佘家窑淬不及防,再加上交通条件受限及土地资源的日渐枯竭,导致佘家窑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迅速陷入萧条。
为了生存,人们迫不得已四处打拼,也有许多人相继外出谋生。在此情况下,各人考虑自己问题的时间多了,考虑族群事情的心思少了,人心慢慢涣散了。
这一切的一切,我作为较早离开佘家窑而外出工作的佘家后代之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同时也有颇多感慨。
现在的佘家窑,虽然还有少部分人生活较为困难,但绝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条件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相比,其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所以在随意哥提出续修家谱,以及紧接着修建祖坟、恢复宗祠等动议时,我是积极支持并坚决响应的! 当第一次佘家族人在一起商议此事,得知可能都无法找到我们老五门先字辈五个老弟兄的名字时,我的心情很沉痛,有一种强烈地对老先人深深的负罪感! 所以续修家谱之事已刻不容缓。 因此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遭遇多大阻力,都必须集思广益、同心协力、脚踏实地的以实际行动支持随意哥等族人,从容易处入手,编修一部高质量、尽量不留遗憾的族谱。然后将许家台月河口迁安康一世公佘清老先人的祖坟修葺一新,以实现佘家窑族人上敬祖先、下启后人的百年夙愿。
作者:佘在友
(安康佘家窑人佘清公第九世孙)
上一篇:湖北省最大佘氏源流迁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