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美华 艺术简介

沈美华 艺术简介

发布:佘定虹 发布时间:2019-12-10 浏览次数:4,996次

1969年出生于宜兴紫砂世家;

自幼跟随姑妈沈遽华大师学习紫砂艺术;

后师承姑父李昌鸿大师学习传统紫砂壶技艺;

2011年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研修班。

作品以其理性传承名家手法和传统工艺,延承家学并凭借女性特有的敏感破格创新,被誉为与传统融合的典范。

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工艺美术大展中获奖。

现为: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

天津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特聘教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会会员

作品/参展/获奖

2001年 作品《太湖浪花》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质奖

2002年 作品《大合欢系列》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质奖

2002年 全国中青年陶艺家收藏精品大奖赛,紫砂“茄段”壶,荣获银奖

2003年 《印心莲花》、《祥云如意》入选“江苏工艺品博览会”

2004年 第二届中国无锡—太湖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紫砂“德钟”壶,荣获金奖

2004年 海峡两岸(福建)优质农产品贸洽会中国(福建)茶叶博览会“茶具大奖赛”,紫砂“园菊”壶,荣获金奖

2010年 《荆溪浪花》、《一品梅花》被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收藏

2011—2017年

2011年 《紫砂“高德忠”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2011年 大连春茶暨紫砂艺术品博览会“星海杯”优秀作品,紫砂“脱颖”壶,荣获金奖

2013年 紫砂“平安竹”壶,为江阴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4年 由河南博物馆、江苏陶瓷行业协会、河南电视台主办的第三届我最喜爱的紫砂艺人暨作品电视网络评选活动中,紫砂“旭日东升”壶,荣获金奖

2014年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承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紫砂“半月”壶(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昌鸿合作,李昌鸿大师刻绘)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入展

2015年 紫砂“文明之光”组壶,荣获紫砂壶评优天工奖

2015年 《“文明之光”紫砂茶具》代表中国参加意大利米兰世界博览会

2016年 《“文明之光壶”紫砂》入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2016年 《无禅堂壶.祥云九段》获江苏省第二届(国际)艺术品博览会银奖

2017年 于西安参加《拈花—大隐回乡师生作品展》

浅析紫砂壶的造型内涵及艺术之美

沈美华

有这样一个词语来比喻紫砂艺术的魅力一一黯淡之光!也许它狭隘了些许。“黯炎”大都用来修饰老旧,而“黯淡之光”也多为描述经历文化沉淀的老壶、旧壶。其实紫砂艺术不分新旧,它有着它独特的魅力,独特的美!

虽然笔者提出“紫砂之美,不论新旧”的观点,但是如果要论紫砂艺术之美的话,还是必须从“它的老、它的旧”说起,然而这里的“老、旧”非再是一壶之“老旧”, 而是紫砂艺术之千秋悠久、紫砂文化之百年流长。世人谈起“紫砂,就不得不与“宜兴”二字联系,原因简单而又毋庸置疑:“紫砂”是宜兴独有的艺术文化,无论是古时阳羡、荆溪,还是今时宜兴,这一点可谓众所周知。

宜兴紫砂艺术历史悠久绵长,根据考古学对宜兴古窑的发掘,证实了早在5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宜兴地区就开始了制陶业,时至汉代则更大规模地生产日用陶器。而今天所谈的“紫砂茶具”,皆有古时的陶器发展而成,当属于陶器茶具发展后衍生种类。如再细细深究的话,紫砂茶具起源于宋代,后经历明清两代的发展,逐步趋于成熟,并融合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等诸多艺术于一体,形成了流传千古的独特的紫砂艺术。时至今天,通过数百年的传承沉积,紫砂艺术已经日臻完美。谈论紫砂艺术之美,其真正的“黯淡之光”, 便是它那千古的文化历史流传,其深沉大度之气,令人顿然倾倒折服。

一、紫砂壶的造型及其精神文化内涵

紫砂艺术应包含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内涵,应当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气魄融汇于作品中,形成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尤其在现在日趋发展的社会里,人们更注重紫砂艺术的内涵。在这一点上,就要求我们壶艺创作时应注重壶艺造型的设计理念。

紫砂壶的造型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这也符合陶瓷造型必须具有双重性的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紫砂壶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艺术与审美的需求不断增强。

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极为丰富。按其基点大至分为两类:即抽象的几何图形形型,以点、线、面结构,就是所说的光其次是自然形象造型,在自然界和生活其原型构思而制,那就是行内所说的花不管是光货还是花货,他创作的作品一具有制壶者的创作理念,作品里应包含意义和追求。

纵观陶瓷的发展,经历了从陶到瓷,从实用到陈设,从实用产品到建筑构件,从小到大,从简单的形体到华丽的装饰等生动的演变过程,在每一个过程中都具有不断升华的美学理念。宜兴的紫砂陶器的产生与发展与这样一种文化模式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范围也很广泛,有许多好的题材可以作为创作的元素。如紫砂茗壶,竹的题材被广泛应用于茗壶创作,用竹来寄寓高尚的情操,用竹来表达坚贞的气节,将竹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化身,亦用竹来修身养性,寄情与茗壶之中,是每一个紫砂艺人表现“竹”题材的追求和目的。例如“高风亮节”壶以四方十六节壶身参差相同组合,节间生芽,参差错落,清朗高洁,巧妙搭配,细节有致,整体凝重端庄,浑朴雅致。壶身饰以缭绕的束竹,以简托繁,自然生动。束竹间攀生出竹枝、竹卷,贴贴饰竹叶,竹叶顺青延伸,秀丽大方,刚劲有力,飘逸洒脱。壶流竹枝苍劲刚健,劲道十足,凌空飞渡,攀出自然,气势抱拔,寓情寓理,生动而富有灵性。壶把竹节顺畅简洁,便于执握,显示出手捏手塑的工艺特性。壶整体结合紫砂方器、圆器、筋纹器的手工工艺特点,自然结合,状物抒情,配合巧妙,浑成一体。壶与口的特点为增加层次,有动入静,粗犷不俗,复而不杂,稳而不飘。整体气势不凡,内蕴动力,神韵交加,妙在通灵。该壶造型新颖别致,构思巧妙奇特,寓意深邃,立意鲜明,创意明了,工艺精湛,具有独特的创意风格,达到了紫砂竹形茗壶创作新的高度。宜竹、宜壶、宜人,壶人合一,壶竹合一,人竹合一,心境神态和容姿肌理合一,这就是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与又如笔者所制作的“竹报平安”壶,就是在传统竹壶的基础上,把竹叶的造型贴塑得更为飘逸,除了使之生机蓬勃,竹叶飘逸洒的君子之风,还把壶把设计成圆玉形状,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年年平安如意。因此称为“竹报平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紫砂创作过程中,还应具有自己的个性,已故著名大师顾景舟先生曾说:“在任何一样艺术行当中,一个有所成就的佼佼者,都一定会有独到一面的过硬功夫,表现在艺术和奇巧这两个方面。这是作为一个优秀紫砂艺人的必备条件,其中包含了创作者对历史、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在创作过程中对继承传统的提高,又是创作者融入主观精神及人格情操的体现,体现了创作者对文化、对生活、对历史、对现实的理解,所谓“方匪一式,圆不一相,文岂传形,赋难为状”,只有在创作过程中付出真情实感,不论什么样的创作形式及造型,才能匠心独运,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另外,紫砂壶的造型不仅反映了作品的创作内涵,还突出了作品的气度,包含作者个性风格的表现,有的造型清秀飘逸,有的古朴敦厚,有的稳重明朗,有的甚至拟人化的造型,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等等。总之壶艺造型不管如何变化,应当在创新设计中理念感悟,反映在自已作品的内涵里,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壶艺创作者应该在紫砂壶艺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多了解历史文化,多学习知识,使自己不断提高进步,增加创新意识,使紫砂壶更具生命力。

二、紫砂壶艺之美的其他四个方面——泥、工、款、功

所谓“泥”,即是指紫砂壶的材质:泥料的品质。紫砂泥料是一种自然特殊的矿土,内含铁质粘土质粉砂岩,除了顾名思义的“紫泥”之外,还有红泥、绿泥。虽然紫砂的颜色只有三种色彩,但烧制的温度变化、泥料的配置成分不一,可以使烧制后的成品颜色千姿百态,紫砂“五色”之说也似乎再不能用来涵盖修饰紫砂之色彩丰富:紫而不婉,红而不嫣,黑而不墨,如铁如石,胡金胡玉,具百美于三基色。这就是紫砂泥色淋漓尽致的体现,如再在泥中和以粗泥土、熟泥砂等则谷皱周身,珠粒隐现,更是夺目。总的来说,紫砂壶的收藏价值鉴别泥才质的优劣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所谓“工”,便是紫砂艺术的工艺品质,紫砂壶有壶身、颈、底脚、盖、嘴、等组成,既具有本身严谨完美的整体,又有与壶生相辅相成构成和谐完美整体的附件。在紫砂壶丰富的工艺线条中有:凹凸线、凹线、圆线、鳝肚线、碗口线、鲡背线、飞线、翻线、云肩线、弄堂线、隐线、侧角线、阴角线、阳角线、方线等变化多端的装饰应立用线条相结合使用,使紫砂壶增加工艺上的美感。而由于紫砂壶在工艺处理方面采用手法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光货、花货、筋瓤货。光货:圆形珠圆玉润,方器轮廓周正;花货:写实表达逼真,写意表现趣味;筋瓤货:线条脉络有致,卷曲和润。紫砂壶的工艺,可以说是百玩不厌,研旧而出新味。紫砂壶的工艺美是收藏价值的灵魂所在,工艺精良的紫砂壶,给人高昂情绪的激发,给人气质内敛的的含蓄……。

所谓“款”,即为紫砂壶的款识。简单说是壶的印款作者,以及何人镌刻的诗词书画。总的来说,紫砂壶又可以分为商品壶和工艺壶。商品壶又有细货、粗货之分,工艺壶则有工艺品壶、特艺品壶、艺术品之分。作品的价值按艺人的成就、艺术价值来论断。而在紫砂壶的装饰方面,“文人的参与”提高了紫砂艺术的身价。紫砂壶的雕刻装饰艺术更是集诗词、书画、文学、篆刻金石等艺术于一体,提高了装饰层次,深蕴文化内涵,使紫砂壶顺利成章地成为一种艺术文化的珍藏品。

所谓“功”,就是指紫砂壶的功能、适用与否。对于紫砂壶功能适用的基本尺度是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密及出水流畅。紫砂壶的实用功能,若与其他质地的茶具相比较而言的话,较为理想,暑天泡茶不易变味。 纵观紫砂的发展,虽几经盛衰,但紫砂毕竟孕育了一部灿烂的发展史,在其发展过程中,永远沿袭这一个主题:继承和创新,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创作出更具生命力的作品。紫砂之美——在阳羡这块沃土上,已经灿烂了数百年。无论其历史文化,抑或其自身价值,无疑都能使这份独有的艺术美丽——长盛不衰!

(刊登于2011 年1 月《新视觉艺术》 杂志)

评论

发表评论


佘氏企业
热门文章 更多->
云南澄江大河口佘氏祠堂

云南澄江大河口佘氏祠堂,每年最后一月中询召开佘氏记祖会(100)余人...

佘雪曼:香港著名诗书画家

佘雪曼 中国著名书画家、教育家。佘雪曼先生(1907年4月23日-1993年...

重庆璧山县永川地区佘氏宗亲

联谊分会成立活动会议纪要 时间:二00四年三月二十九日十点整 地...

佘氏联谊成立筹备会

尊敬的中华各省市区县佘氏宗亲们大家好!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球佘...

雁门绵世泽 豸府振家声

安徽铜陵县大通镇佘氏宗祠联 上联说相传佘氏先祖有人曾任雁门关...

佘家贡姜

铜陵市佘家贡姜厂座落在中国古铜都,铜陵白姜原产地铜陵美丽的铜官...

《艺为人生》佘春明

佘春明,男,汉族,1972年出生,云南玉溪澄江人。毕业于云南艺术学...

重庆市綦江县佘氏迁移情况

綦江佘氏家谱记载:佘氏,是大禹一个名叫雯的小儿子的后代。雯被分...

中国潮汕佘氏宗族的起源考究

由余之后系出隗姓  据《辞源》载:“佘姓,姓氏寻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