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世佘德元公:生於宋太祖开宝元年(969年)戌辰本贡,广东韶州府(现广东韶关市)曲江县居住韶石乡五里嶺平圃地人,为瓊州刺史承流宣化惠政及民观風使最其考擢练议寿八十四年卒(宋仁宗赵祯 皇佑癸巳1053年)以子贵瞺工部尚书,配失考,生一子靖。
第二世:佘靖公(字伯康号安道仁宗)生于宋真宗咸平三年(999-1064年卒)天聖二年(1024年)甲子登宋郊榜进士历任宁静钦三州郡守加封金紫光禄大夫食邑三千户庆历间除右正言時范文正公以言事忤大臣落职公愤而上书因谪监筠州酒税后任广帥十年广州有八贤堂公居一焉英宗朝遷工部尚书卒谥忠襄宋史欧阳修有神道碑铭俱载艺文志宋郊榜进士。(生伯荀、仲翊、仲甸)。仲荀(字永宗号文峯)授员外郎居广东韶州(现韶关)世守祖业本谱不悉。仲翊(字永庆号文龚)初自广东同弟文龙至宜兴后相传迁江西吉水县生二子贯立本谱不悉。仲甸(字永崇号文龙)以广东韶州府曲江籍登进士为常州守秩满欲歸阻于兵乱留居常城东剑井巷適仲兄永庆寻弟至常偕遊荆溪乐山水之勝因谓兄曰人生贵適志奚必戀桑梓乎遂徙居宜兴蒋大人巷生卒配葬俱失考。配夫人。
第三世:生五子伯荘、伯荀、叔英、仲翊、仲甸)。
伯荘授殿中丞(殿中丞为殿中省监属官,相当于办公厅秘书局局长)兴次弟三弟仍居广东世守祖业本谱不载入。
次子伯荀〖(字永宗、號文峯、授员外郎)(相当于现在中央各部下面的司)的副长官,协助长官郎中处理司务。品级为从六品上〗。
三子叔英太常寺大祝(祭祀中,可以代表天子献祭)。
四子仲翊字永庆號文龚。
五子仲甸(字永崇號文龙),为常州太守任满茁,居常之东剑井巷与仲翊之子贵生活在一起,其蒋夫人后迁徙宜兴。生三子:中、合、恭。
佘(余)
宜兴始祖佘中、佘合(失考)、佘恭(失考)
第四世:仲甸长子中(字行老、號双峯)生於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仲翊之子佘贵与佘中同考试,佘中,宋神宗熙宁六年岁次癸丑状元,建坊在宜兴城内,至今存焉。生一子,居常州府。有剑井先一岁瑞气氤氲上腾,数日乃大魁之识。官拜御史中丞,常曰:勿负上,勿欺心,勿求田,勿问舍,号“四勿先生”。在佘氏族谱中,自得姓始祖昭元公始,佘中列38世。佘中从小颖悟多才,兄长佘贯才不及佘中,但佘中十分尊敬兄长。与哥哥佘贯至常州参加乡试,同中举人。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兄弟俩一同北上;赴京师开封参加礼部会试。发榜日,佘中榜上有名,而佘贯却名落孙山。佘中请求黜退自己而录取兄长,朝廷不许。 第二年,殿试开考,佘中夺魁,成为新科状元。在这次科考中,宜兴闸口里的邵刚夺得礼部会试第一名(会元),其堂叔邵材夺得乡试第一名(解元),一邑三魁,天下传为盛事。县府在宜城周王庙东为他们建造了一座“三魁庙”,在学街西(今通贞观西路)为佘中建造了状元牌坊。
佘中考中状元后,宋神宗先后委任他为大理评事,国子监修撰,经义局检讨。这时,宰相王安石正在力行变法,佘中是积极拥护者。熙宁七年,王安石在顽固派的强烈反对下,被迫上疏辞相,神宗诏准。王安石以观文殿大学士身份任江宁知府。王安石奏请以佘中等人随行。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佘中先后任太常丞、佐太常卿、少卿助理寺事等职,时任太常寺丞的佘中在主持一次科举考试中,受人诬陷参劾,被“追官勒停”,含冤返乡隐居。(今宜城镇茶东新村)。由于佘中含冤返乡中巷后改復姓为余姓,余中,现传后裔2000多余姓。
中巷本宗世系图
五世一图表以图准体也我佘氏自夔峯公占籍宜兴始以中巷为别业子孙绳繩为世居于此宋及元倍五世而过谱氏又以意增之论朝之不以五世为断且佘(余)氏一甫至前明卽避姓为俞五传而后復入传而始书復義固宜更端也。
注:我们近期将迁徙繁衍介绍族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