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字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历经演变而来的呢?
有宗亲问:“晋明帝在勅佘姓的时候,是不是皇帝早就知道了有“佘”字呢?
据记载,汉代以前是没有佘字的。“佘”字是先赐后封而来的 ,起源于晋明帝所赐,雁门所封。
据扬州《佘氏族谱》记载:东晋太宁初,讽公,字荩臣,历官殿前都尉,自负显名,奏事见上,明帝忌之云:“余者我也,讽者讳也,有讥我之意,于理弗顺,不可以此字为姓,乃赐改为佘,即余字少异之。” “少异之”的意思是:把“余”字中间的那一小点去掉。都尉公(讽公)遵旨而更名为顽,佘顽就是佘氏的始祖。
佘顽之子佘昭元征西,为护国大将军,征伐有功,因此皇帝敕封他为雁门将军,镇守雁门,那时雁门勅封的“佘”字就是入字头,代表佘氏出人头地,从此,佘氏裔衍天海。
无论晋代、南北朝,还是唐、宋、元、明,历朝历代的谱书、祠堂、墓碑都是写入字头的“佘”字。唐高宗时国子司业(佘詠)请求皇帝恢复佘姓为余姓时,奏章里也是写入字头的“佘”字。总而言之,“佘”字写入字头是有充足证据来佐证的。
之所以有人会把“佘”字写成“人示”,即人字头,是因为他们还不了解雁门敕封佘姓的历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清代《康熙字典》第四版的时候,也把“佘”字定为“人示”,即人字头。这样就造成了后人照抄照转,也因为这样,关于“佘”字是人字头还是入字头的论证至今一直存在。现今仍然还有许多佘氏宗亲坚持写“入示”,即入字头的“佘”字。
《中华佘氏大迁徙》编委会
2021.05.15
上一篇:佘志贞简介